调动身体感官玩转科学探究(陈丽娟)
调动身体感官 玩转科学探究
——在教学做合一指导下培养小班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陈丽娟
摘要:
本文紧密围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从学会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学会思考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支撑;学会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等三个方面阐明了在小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做法,并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
关键词:
学会观察 学会思考 学会操作 小班 科学探究活动
正文: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小班幼儿年龄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对于高深的科学知识是不能完全接受、理解的,但是如果能充分调动幼儿的感官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能够让幼儿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发展,同时还能让他们对科学保持持久的探究欲望。
一、学会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基础
“教学做合一”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观察力是探索活动的门户,又是探索活动的起点,可以说观察能力就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从小经历观察、研究、认识活动,同样将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打下扎实在基础。
幼儿对水的喜爱是一种天性,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水里玩耍、嬉闹。即使在洗手时也要玩一会水。为了满足孩子 们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对水有更多的了解,设计了这一活动——科学活动《好玩的水》。为了让幼儿能够在玩水活动中用眼睛发现水的特性:水是透明的、会流动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特准备了:盛水的大盆6个,内装有半盆水;塑料箩筐;小积木、塑料玩具、玻璃球、乒乓球、木夹子、铁夹子、塑料袋、塑料瓶、塑料杯、漏斗(有的材料上有洞)等。
分别分成三个活动——
活动一:筐里有许多东西,把它们每一样都放入水里玩玩,看看这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怎么样?
活动二:这里两盆水里都藏着宝贝(一盆是清水,一盆水里放了白色颜料),请你们把水里的宝贝都拿出来放在箩筐里,看看哪盆水的宝贝能最快拿出来?想一想为什么?
活动三:这里有箩筐、塑料袋、瓶子,请您把它们放水里舀一舀、玩一玩,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儿在这三个活动中自由玩耍,幼儿在玩水时积极用眼睛去观察水的变化,还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水会从瓶子的小洞洞里流了下来”;“水可以把积木托起来,好像大力士,我使劲按也不能把积木按到水底,一会儿在水面上去了”;“我在白色水里用手伸进水里摸到宝贝的,在另一个盆里一下子就可以拿到宝贝”等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了解一些水的特性。
当我问到水是什么颜色的时候?孩子们面面相觑,然后都看了看面前的两盆水,有的说“是白色的”,可是看到两盆不一样的水时,都不知所措了。这时,建泽轻声地说了一句“水是透明的”,我立即让他站起来大声地告诉小朋友,我又追问“你能告诉小朋友透明是什么意思吗?”他说:“就像窗户一样可以看见里面。”
通过活动,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了水的特性,也正是学会了用眼睛观察,才让他们在回答水是什么颜色时面露疑惑、心存忐忑,才会在发现、比较中判断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的观察力在逐步提高。
二、学会思考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支撑
陶行知说过,不能出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的现象。因此让幼儿学会思考,才能真正体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精神了。教师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为幼儿今后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开启了指引之门。
例如:在科学小实验《谁不见了》活动中,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是容易吸水的,特准备了:1、八宝粥的瓶子、杯子;每组一盆水;2、海绵、布、水果网、积木、报纸等材料若干;3、记录表一张等,引导幼儿通过实验、操作自己探索“水不见了”的原因。在活动前还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变魔术的情境——“水怎么不见了?”,把问题抛给幼儿,不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他们主动地去思考“水不见了”的原因,通过实验、操作来发现生活中有些东西如:海绵、布、报纸等是很容易吸水的,所以水会不见了。
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探究和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幼儿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效果,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活动中幼儿不仅充分体验到了发现的乐趣,而且使幼儿形成了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并乐于探索现象原因的探究精神。
三、学会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手段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把“做”放在教学的中心环节,“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教和学都必须体现在学生的“做”上,否则就不是真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科技小制作,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不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孩子们总是对“水”充满兴趣,常常趁我们不注意时,喜欢用手捂住水龙头,让水喷射出来。而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和饮料,剩下的饮料瓶也是随手一扔,我想结合废旧塑料瓶来激发与水来结合,通过孩子自行动手制作一个小喷泉来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并培养从小节能环保的意识。因此我们开展了科学小制作活动《小喷泉》。
活动是小班幼儿的制作活动,因此整个活动的重点是:乐意探索组装塑料瓶喷泉, 自主进行探索制作喷泉的方法。特准备了:塑料瓶人手一个、长短不同的吸管若干、橡皮泥若干、脸盆若干、自制喷泉样品若干等材料。幼儿在一遍又一遍地尝试中发现喷泉喷水的秘密——要用橡皮泥将塑料瓶口封住,不能漏气,只有不漏气才能成功喷出水来;要选用长短不一的管子,长的要放进水里,短的不能放进水里,如下图所示,这样才行哦;吹起时要吹长的管子,水就会从短管子里喷出来等等,他们根据自己的操作不断调整着小制作,直到成功,他们玩耍着喷泉,看到水从瓶中流出,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相信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幼儿的探究欲望会只增不减。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多让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要多动手操作,真正把先生的理念落到实处,那么幼儿的科学探究欲望很愈来愈强烈,为幼儿的长久发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