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融入科学元素 (李娜)
在生活中融入科学元素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李娜
书架上的书长时间没有翻看,随着空气中湿度的不断变化,书本的封面就会向上卷曲。因为书的纸张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当空气变得比较干燥后它又开始“蒸发水分”,空气中湿度大了又开始吸收水分,这样不断地吸收和蒸发水分就容易引起纸张纤维的“变形”,所以,纸张就会向上卷曲了。生活中诸如此类的科学现象比比皆是。人们也常说:“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其实科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简而言之,科学就在生活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地向我们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简而言之,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应该时刻紧扣幼儿的实际生活,投入进幼儿生活中的现象,针对其进行科学探索。现在回顾与反思我们以往组织的幼儿科学活动,我们会发现,在大多数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带着一种“任务型”的意识在向幼儿传递科学知识,至于“幼儿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他们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运用到这些知识?”等问题却极少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还会发现幼儿的认知与言行脱节,如有电的插头却用手去触摸……这更在某种方面上说明了教育如果没有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学习的知识就难以被幼儿掌握、内化。在指南精神的指引下,并通过自身的实践后,我深刻地意识到,幼儿科学活动必须要贴近生活,并且要来源于生活。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必须起源于生活
作为幼儿园教师,要时刻树立起“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必须要学会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并巧妙地将其运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从而更加有效地组织科学教育活动。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应尽量生活化
一是幼儿日常科学教育活动要尽可能生活化。
其二,外出活动也是生活化的一种重要的体现。
三、科学教育活动应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她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斯宾塞也称“教育是为了完美的生活”。由此可见,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使人生活得更美好,教育应该以帮助幼儿适应现在以及将来的社会生活为其主要目的。顾名思义,科学启蒙教育更应该以幼儿的生活和他们周围的环境为基础,使教育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科学教育活动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趣的科学现象,这些现象都可以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探索内容。科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幼儿主动地参与进学习过程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