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身边的科学与环境 李娜
幼儿身边的科学与环境
康桥丽景幼儿园 单鉴服
摘要:环境是为教育活动服务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创设适宜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运用自然角等其它可利用资源进行科学教育活动实践,不仅能帮助幼儿在生活化的科学探索活动中进步、激发科学兴趣、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让幼儿获得应有的知识技能和科学知识。
关键词:环境 科学 教育
在幼儿园教育中,环境是幼儿的一位不说话的老师,对幼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天生具有好奇心,喜欢对周围的环境观察、操作、提问等。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环境对幼儿的作用。
一、教育环境的创设
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应具有童趣性,首先是环境的趣味性,应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材料布置环境,使环境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投入其中的兴趣和积极性。趣味性也意味着丰富性,如果内容、材料单一,形象、色彩单一也就谈不上趣味性了。其次环境应该是幼儿的环境,环境要反映幼儿的趣味性,而非成人的趣味性。因此,要体现幼儿教育环境的趣味性,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是非常必要的。让孩子参与主题环境的设计与布置,才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更能对孩子的求知、探索的欲望给予支持与鼓励。陈鹤琴先生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认识,也更加爱护。”如《有趣的树叶》我们请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叶子,然后提供给他们一些绳子、夹子等辅助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制作与树叶有关的作品,最后将他们的作品装饰在教室内。由于是自己动手制作的,幼儿都特别的感兴趣,也非常乐意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这样新想法会不断产生而不是只停留在一节课上,而是不断的延续,从而他们的探索、创新也会不断的继续。我们的活动室内还专门创设了科学探索区,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区活动时幼儿能在科学区里进行自由的探索,我们也根据科学主题的行进和需要及时更换材料,保证幼儿始终对科学活动保持良好的探索兴趣。如:开展科学主题《动物大本营》时,我们准备了《动物拼图》、《小猫钓鱼》、《给小动物喂食》、《影子找朋友》、《小动物找家》等游戏。
二、科学墙的创设
新《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周围环境的有利条件,以积极运用感官为原则,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本学期我们的课题计划安排了《动物大本营》《奇妙的五官》等几个主题,并随着主题的展开将内容呈现在科学墙上。《动物大本营》主题中,我们设计了科学活动《小白兔》、《小鸡的一家》、《游来游去的金鱼》、《我和小乌龟做朋友》等活动,活动以后我们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小白兔、小鸡、金鱼、乌龟等动物的图片,还有一些幼儿喜欢的动物的图片贴在科学墙上,让幼儿可以看一看、说一说,同时也把一些关于这些动物的小知识,小问题以调查表的形式展现在科学墙上。另外,我们还设计了一个专门的版块用于幼儿操作。如:动物的花花衣。幼儿可以在看看说说找找中,了解几种动物皮毛的主要特征。并用对应的方式为小动物穿上美丽的花花衣。《奇妙的五官》主题中,我们设计了《我的五官》、《亮眼睛》、《小嘴尝一尝》、《我的耳朵灵》、《香香的臭臭的》等科学活动。我们收集了五官,手、脚以及和他们有关的图片展现在科学墙上,幼儿可以对着图片看一看、说一说,还可以判断图片中哪些行为习惯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如:躺着看书、近距离看书、大声喊叫都是不正确的。每天刷牙,用软包巾擦耳朵是正确的好习惯。这样无形中也就教育了幼儿平时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把生活和科学有效的联系起来。
三、科学专用室的创设
科学专用室的创设是培养幼儿实践能力、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开设专门的科学教育活动室,可以充分集中幼儿园的科学教育资源,在科学活动室里我们分别放置了大、中、小各年龄段的操作材料,并用不同的分类盒摆放,每班幼儿轮流活动,让幼儿更为全面和深入地体验科学探索的氛围。活动室的材料也是根据主题以及幼儿的喜好投放的。主题《我的五官》中,我们设计了和五官有关的科学小游戏。如:《摸一摸说一说》、《找五官》、《赤足乐》、《瓶子和盖子》、《哈哈镜》等。其中赤足乐这个游戏提供了防滑垫、泡沫垫、海绵垫等材料,铺在科学室的地上。活动时幼儿就可以赤着脚上去感受不同的感觉。活动室了还可以提供各种材料。如:天平、量杯、温度计、放大镜、地球仪、万花筒、以及一些废旧小机械等。除了供幼儿操作以外,对幼儿的精神熏染非常重要。在墙壁张贴科学家的照片、画像以及他们的科学研究和发明成果。如:爱迪生、牛顿、茅以升等科学家,这些人的成果是孩子生活中经常接触体验的,有效激励性强。
四、自然角的创设
自然角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容,是科学启蒙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本学期我们在自然角观赏区中放置了各种各样的豆宝宝,有红豆、绿豆、黄豆、芸豆等等。幼儿可以在课后休息时间,或是放学回家时在自然角里认识这些豆豆。一天放学翔翔妈妈来接他,他高兴的拉着妈妈说:“妈妈你看这是我们的自然角,多漂亮。有很多东西呢。”他妈妈看了看说:“这么多的东西你都认识吗?”“是豆宝宝,这是红豆,这是绿豆,还有黑豆”翔翔一边告诉妈妈,一边说用手指着,很得意。“还有呢?”妈妈接着问。翔翔摸了摸头,又想了想,很不自信地说:“这个是大红豆。”这时一边经过的南南说:“这个不是大红豆。”“那是什么豆?”翔翔立刻反问。南南摸摸头说:“我也不知道。”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一些小朋友,我问大家知道这是什么豆吗?大家都说不知道。这时人越来越多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纷纷议论开了。翔翔妈妈告诉大家这是芸豆。第二天翔翔一大早就来到了幼儿园,他看见有小朋友来就拉着去看芸豆,还很认真的告诉那些不认识的小朋友。自然角就在我们身边,他需要我们去观察去照顾。同样他也能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科学知识。幼儿在自然角的活动中不只是旁观者,同样可以成为主动探索者。只是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然角,带领幼儿动手动脑,不断探求科学知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自然角会成为幼儿获取知识,发现科学奥秘,热爱生活的一个重要角。
五、宽松自由的心理环境的创造
新《纲要》指出:“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的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作为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要深入了解每个幼儿,不带任何偏见地对待每个幼儿。站在幼儿的立场,耐心细致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到一视同仁。在幼儿的生活中会有很多的疑问,幼儿会有很多为什么。“天为什么会黑?”“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会刮风”……作为教师应重视他们的问题,对他们的猜测和设想应给与肯定。对于不合理的猜测和想法教师不能嘲笑,而要引导,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让幼儿主动探索,寻找答案。让幼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保持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而要真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有一个宽松自如的环境,民主和谐的气氛。宽松和谐的教育气氛是幼儿学习知识、开发智力的前提。有利于幼儿的探索、创新。是科学教育不可缺的。
环境创设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我们长期的坚持和不断的创新,要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并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满足,让他们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总之,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要用科学的方法引导、支持、引发幼儿和环境互动,也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最终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