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谁落的快?(匡玲)

案例分析:谁落的快?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  匡玲

案例实录:

今天的餐后活动时间可真是热闹。孩子们在拿着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进行pk。澎澎拿着羽毛对旁边的韩东岳说我们来比赛吗?我觉得我手里的羽毛扔下去的话肯定比你手里的小石头先落到地上韩东岳不服气了我才不信呢!比就比,我说一二三开始,我们就把东西往下扔好啊,我不会耍赖的澎澎满脸自信一二三,开始韩东岳刚说完,他们就把手里的羽毛跟小石头都扔到地上。这时已经吸引了好几个小朋友在旁边观战了,大家都在等着比赛结果。最后,小石头赢了,先落到地上我们来试试别的材料,看看谁落的比较快澎澎输了也没有不高兴,反而想进行更多的尝试。其他小朋友也去找材料参与了这PK……

分析与反思: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在科学活动《地球引力》中,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而教,只是幼儿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操作幼儿从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发现,来让幼儿感知物体下落与地球引力,物体重量和空气浮力有关,通过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创新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新《纲要》中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幼儿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重视幼儿自身的实践过程,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通过直接经验来学习,使他们充分感觉到学习、探索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乐趣。本次活动的特色是强调用直接经验学习,让幼儿在做中学,课程游戏化。《地球引力》这节活动非常适合大班幼儿的学习,一整节活动孩子们都处在玩的状态中,兴趣很浓,真正体现了《指南》中以游戏为主的学习精神,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动手操作中寻找答案,整节活动下来,孩子兴趣不减,气氛活跃,从中寻找到了要找的答案,并感受了其中的乐趣

游戏中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其实,对孩子来说,任何学习内容都可以游戏化,这种自由、宽松的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游戏给幼儿极大的快乐和满足,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多种形式的学习,在与同伴老师的游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科学探索、学习,获得多方面的科学经验。因为幼儿本来就处在心理发展的游戏世界之中,所以我们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之中,游戏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将教育活动完全游戏化,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掌握更多的知识。

 

首页      案例分析:谁落的快?(匡玲)
来源: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1-12-20 22:17:21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