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旋转的水车(陈丽娟)
案例分析:旋转的水车
陈丽娟
案例实录:
一开始,怡霖在胡萝卜块上插了3个叶片,用一瓶水倒在叶片上,叶片斜着,瓶口贴着叶片倒,水顺着叶片流下来,但是用水倒了一会儿,叶片没有转起来,她还时不时得用手把叶片摆摆正,尝试着让水车转起来,还调整了一下纸杯架子,重新把水车放上去,可是水车还是不动。于是,她把水车拿下来又插了两片叶片,还调整了间距,5片叶片地间距基本很均匀,现在是5个叶片了,她重新放在架子上,用瓶子倒水,刚一倒水,水刚好落在叶片中间部位,水车转了一下,这时,一片叶片正好对着瓶口,她又把瓶口对着叶片的顶部,水顺着叶片,水车没动,她的手也不时地拨着水车,她又调整一下叶片和纸杯架子。 她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手指在叶片上压了一压后,渐渐地她把瓶子对着叶片中间部位倒水了,水车终于可以转起来了。
分析与反思:
在探究水车转起来的时候,孩子运用了已有的经验:运用水流动形成的力量推动水车旋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水流并没有让小车转起来,她不停地用手转动叶片,试图让水车转动。在前期的活动中,孩子接触过一些如:风车、陀螺、电风扇等可以旋转的物品,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验,她还调整了一下叶片的数量和位置,叶片从3片调整到5片,并且知道叶片的间距需要相等。在一遍遍尝试中,她发现水流要倒在叶片中间部位水车才会旋转,水倒的快水车转得快,水倒的慢水车转得也慢。
此外,在尝试中,她还发现水车本身就有问题,牙签插在胡萝卜的中心点上;叶片插的直直的;不能碰到架子等等,还有纸杯架子,她嘟嘟囔囔地说:“纸杯湿了。”她显然已经发现纸杯在遇水后变软了、变形了,并在不停地调整摆正, 其实她已经觉得纸杯不适合做支架了。
在后期的活动中,教师可以询问孩子的想法,需要怎样的材料做支架合适?对叶片有别的要求吗?并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制作出旋转最快的小水车,激励孩子不断地探索。
孩子还在继续探究中,也许她还会发现更多水车旋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