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启蒙教育观察记录杨柳云(11月)

品德启蒙教育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孙荣浩

性别:男

年龄:3岁

观察者:杨柳云

一、观察记录

(一)案例一

案例实录:

清晨来园时段,小朋友们在老师和阿姨的提醒下,将个人物品放在走廊的物品柜上,进入教室开始游戏。孙荣浩背着小书包头戴小针织帽走进了教室,老师问早后提醒道:“孙荣浩,我们把帽子摘下,和小书包一起放在你的柜子里好吗?”孙荣浩说道:“不要,这是我的。”老师说道:“我们把它放在你的柜子里,放学拿好吗?帽子一直戴着很热吧?”孙荣浩紧紧抱住书包和帽子哭了起来,在老师的安抚下,孙荣浩同意将书包放在教室的一处柜子上,戴着帽子开始了一天的活动,期间,会不定时查看和确认书包是否还在原处。

MTXX_MH20221213124002838 IMG_20221213_090809_1_batch_3_1670906498570

教师应对:

此片段发生在幼儿刚入园时期,教师考虑到幼儿面对全新的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时间,并没有强制要求幼儿一定要将书包放在物品柜中。尝试先引导幼儿选择一样放在视线范围内的一处地方,当幼儿熟悉环境建立安全信任感后,在引导幼儿慢慢将个人物品放在个人物品柜。

(二)案例二

案例实录:

早操时间到了,由于下雨的原因,早操在教室进行。孩子们站在地面的标志线上一个隔着一个做操,做到“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时,孙荣浩着急地向老师说道:“这个小朋友打我”,并不停地重复。

IMG_20221213_151736_batch_3_1670918155566 IMG_20221213_151916_1_batch_0_1670918154950

IMG_20221213_151825_batch_1_1670918155130 IMG_20221213_151814_1_batch_2_1670918155345

教师应对:

老师立刻检查孙荣浩“被打”的部位,并询问两位幼儿事情发生经过,了解原因是因为做操时,间隔距离缩短导致做操动作不小心碰到后,教师安抚孙荣浩并告知同伴是做操时不小心碰到,不是有意的。并鼓励同伴以摸一摸、抱一抱的方式表达抱歉。同时,借此机会请幼儿帮忙“我们做操时怎样不会碰到小朋友?”引导幼儿在做操时保持与同伴间的距离。

(三)案例三

案例实录:

放学时间,小朋友们在老师和阿姨的帮助和指导下,开始佩戴口罩,做好离园准备。孙荣浩佩戴好口罩站在门边,一旁的梦蝶看到孙荣浩鼻子露在口罩外面,抬起手捏住孙荣浩口罩上面往上拉,想要帮孙荣浩带好口罩。孙荣浩推开梦蝶,说道:“不要碰我的口罩!”梦蝶紧张地将手收到胸前看着老师。

 

教师应对:

IMG_20221213_090433_batch_2_1670906498380 IMG_20221213_090507_batch_4_1670906498836

教师立即安抚梦蝶,表扬梦蝶帮助小朋友的行为,说道:“孙荣浩并不是故意要推你的,他可能是看到你突然走过来有点紧张不会表达。我们帮忙前可以先问问小朋友‘需要我帮你把口罩带好吗?’,这样他就会知道你要做什么啦。”同时,对孙荣浩说:“梦蝶是看到你的鼻子露在外面想要帮帮孙荣浩,并没有不好的意思,推的动作可能会让小朋友受伤,我们可以用说话的方式解决对吗?”最后,鼓励两个小朋友握握手开心回家。

二、案例分析

孙荣浩是一名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如同众多小班年龄段的孩子一样,对外界事物的最初认识,基本都是从“自我”出发,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他所接触的外界事物,经常会出现“和小朋友争抢玩具”“有小朋友打我”“有小朋友碰我书包”的情况。同时,由于该幼儿年龄小,语言仍在发展中,在交往中出现问题时,不擅长用语言表达来解决问题,常用哭和动作来解决,因此容易产生类似攻击性的行为。

三、解决措施

(一)尊重幼儿情感,发挥幼儿主动性,寻找解决冲突的办法

教师在了解事情经过和细节后,要保持冷静和中立,帮助幼儿了解冲突原因。在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幼儿去分析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找到适合的问题解决办法。比如可以对孩子说:“我们有不开心的事情时,应该沟通交流,还是直接动手呢?如果别人也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你是什么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让朋友感觉到伤心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在了解原因后,要使幼儿双方自己明白问题发生的真正原因,才能真正的解决这个问题。

(二)关注幼儿行为,发现幼儿点滴进步,正向反馈

幼儿容易发生同伴冲突,但是教师可以在生活和游戏等环节中观察幼儿正向的交往行为,并进行正向反馈。例如,动手的孩子知道主动和朋友道歉了,教师可以说:“某某学会帮助小朋友了,真棒!”“某某愿意和朋友一起玩自己的玩具,为你点赞!”,来强化幼儿的行为。

(三)和家长沟通,反馈情况,提供策略

1、告知家长小班年龄特点,知悉幼儿在园真实情况

小班幼儿刚入园,家长对幼儿在园与同伴的交往情况很重视。因此,老师需要及时和家长反馈情况,描述事情发生的原因、问题解决的过程和结果。让家长了解到幼儿在园人际交往的真实情况。

2、以玩具、游戏为媒介,助力孩子人际交往

游戏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建议家长给孩子准备一些适宜的玩具带来园,和同伴一起玩,给孩子创造人际交往的机会。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是在和他人交往中不断提升的,因此教师可以幼儿创造时间、空间去玩自己的玩具、并尝试和同伴玩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和孩子一起商量玩玩具的规则,比如问孩子:你可以玩别的朋友的玩具吗?如果想玩,你该怎么有礼貌地跟他说呢?

3、关注孩子点滴进步,正面强化

孩子的进步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正面强化,因此当看到幼儿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愿意用合适的语言表达需求后,家长可以表扬该行为,促进幼儿积极人际交往行为的出现。

 

 

 

首页      品德启蒙教育观察记录杨柳云(11月)
来源: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2-02-24 21:41:46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