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融入孩子的生活李娜
让阅读融入孩子的生活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李娜
摘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愈来愈重视。许多家长们愿意为自己的孩子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为孩子拥有一个良好的将来做准备。走进书店,我们不难在琳琅满目的早教图书中发现家长和孩子们伫立不动的身影,捧在手里的各种图书成为他们的精神食粮,让他们如饥似渴的翻阅着。本文从营造氛围、寓教于乐、循序渐进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将阅读融入孩子的生活。
关键词:阅读 融入 生活
正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而且,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越多,他就越当阅读。因为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则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阅读可以开发大脑,挖潜思维潜能,让孩子变得聪明起来。那么,如何才能以阅读的方式来指导和教育孩子,并让阅读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当中,让孩子们从小爱上阅读,学会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一、营造氛围,让阅读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
只有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本身,自然而然的让阅读成为一日生活中的内容,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自己生活中一件经常做的事。只要是孩子自己主动的去读,那么他就很容易乐在其中,从而喜欢上阅读。
首先,阅读要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一套规矩,那么做什么都不会成功。阅读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坚持,就没办法看到成效。因此,阅读也要像吃饭一样,每天到了固定的时间就要进行这项活动。让孩子坚持阅读,首先成人一定要先坚持,千万不要因为忙碌、劳累、琐事的牵绊而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阅读。在幼儿园中,我们都会利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孩子阅读故事,如在孩子午餐后午睡前的一些时间朗读故事,孩子们都很享受和欢迎这样的故事时光。有一次,我因为忙着别的事情就忘了给孩子讲故事,班里一个平时话不多的小女孩就不乐意的嚷起来,说今天还没听故事呢,从而引发了其它孩子一致的认同,看着他们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于是承诺第二天多讲一个故事,他们这才愿意去午睡。往后不管自己再怎么忙我都提醒自己别忘记和孩子一起阅读。每天坚持下去,定时,定点,阅读一旦养成习惯,就变成生活的一件事做下去,孩子们也很容易沿袭这样的生活习惯,自觉地按时去阅读。因为定时定点的阅读已经逐步成为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次,阅读要无处不在。打造一个温馨、自在的阅读环境才能让孩子进入阅读的状态,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上阅读。我们在孩子经常出入的地方,在活动室中各角落中遍布不同的书,就像生活中常见的玩具一样,就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让孩子们取放自如,随处可供孩子阅读,让阅读伴随孩子度过更多愉快的时光,才能使孩子喜欢上阅读。我们还为孩子创设了一个自由且不受干扰的阅读空间和环境,一个专门的区角,一块软软的地垫,几个专门收书藏书的自制小书架,几个舒适的小靠垫,给孩子以温暖明净的阅读体验,让孩子感受和体验阅读的快乐和自由。当孩子还没养成定时阅读的习惯时,我们虽然不能期待孩子一有时间去阅读,但我们完全可以提供一个随时保持阅读机会的环境,让阅读变成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寓教于乐,让阅读成为让一种愉悦的生活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孩子的喜好,在指导孩子阅读时运用一些寓教于乐的指导策略使孩子在玩中学,在乐中读,让孩子感受阅读带来的轻松和自由的生活方式,从而爱上阅读。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每次和孩子一起阅读时,可以运用一些好玩又简单的游戏与孩子展开游戏互动,在让孩子喜欢上阅读,学会自主阅读。如角色扮演、情节提问、延续创编等,同时还要考虑适合孩子的喜好和实际能力,使他既要保持兴趣阅读,也能逐步增加游戏的难度。
角色扮演是指孩子阅读一个图文并茂的故事后,在熟悉和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孩子们各自扮演故事中的一个角色。选择的故事内容一定是适合孩子发挥和表现的,当然,孩子可以根据喜欢的角色去扮演,也可以根据孩子情感体验能力和表演能力的发展,让孩子之间可以交换角色多次扮演。如绘本故事《我做哥哥了》,这是一个非常贴近孩子生活的故事,其中的角色形象与孩子们是一致的,非常适合孩子来扮演,由于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们很容易理解,孩子们很容易被故事情节的展开而进入到自己的角色情境中,受故事的气氛感染顺利地进入表演状态。活动中,我用PPT逐页讲解分析,讲到野田帮助弟弟妹妹爬树时,将小朋友分成两组进行比赛,把课桌作为大树,每一组选出一个“哥哥”站在桌上,把“弟弟妹妹”一一拉上桌子。当小朋友还没从兴奋中出来时,我接着又讲绘本。讲到野田帮助弟弟妹妹过河时,将小朋友又分成两组,把椅子排成小桥,每一组选出一个“哥哥”把“弟弟妹妹”一一护送过桥,小朋友们通过表演对绘本中野田当哥哥的前后矛盾的心理变化产生了感受和体验。在表演时,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角色加上自己的神态、语言和动作,表现出了帮助弟弟妹妹们爬树、过桥,安全地回家。通过表演,孩子们理解了:做哥哥虽然有些烦恼,可也很有趣呀!故事的表演突出了野田当哥哥前后的心理变化,教育孩子学会了接纳和分享。 孩子们的表演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没有经过刻意的精雕细琢,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纯真、质朴地精彩演绎这个有趣的故事。这样的阅读方式不但给孩子体验到了表演的快乐,激发孩子大胆表演的欲望,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从而让阅读成为一种愉悦的生活。
情节提问能激发孩子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大人可以根据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结合阅读的故事进行有目的地选择和运用。当然提问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如反思、预测、质疑、假设等到方式的提问,都是促进孩子对阅读内容深入理解的手段,同时也是使孩子流畅阅读的技巧。如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对于这样一个内容、故事情节都比较丰富的绘本,我在分析教材时关键是选择的角度和切入点,选取内容量的考虑和绘本主线的把握。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就反复咀嚼,把握住绘本的关键点,有选择的选取一条主线展开教学(也就是绘本的一个中心思想)。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目标再进行环节的预设,在每一张画面中抓住你想要的东西,让孩子去体会和掌握的细节。更是利用到其中的反思、预测、质疑、假设等提问方式来帮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读本的精髓。在主动的讨论中,孩子们理解了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始终抱有浓厚的兴趣。一系列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幼儿兴趣盎然,主动畅谈,一边讨论,一边讲故事。“衣服又可以变成什么呢?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可以帮助孩子反思和提升相关经验。当那颗纽扣不见了的时候,我请孩子们猜猜看会在哪儿,让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孩子们的观察发现小老鼠的故事,使整个阅读活动推向一个高潮,孩子们在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中,智慧的火花不断的碰撞摩擦,孩子们的语言、逻辑、思考,记忆等得到了锻炼,也享受这种提问式的阅读。观察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与其说是我在讲故事,还不如说是他们讨论的结果,很自然地把故事顺理成章地讲下来,更能引起幼儿听的兴趣。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老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是他们经验的调度者和指挥者。我觉得只有吃透教材,在活动实施中,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效回应,让课堂充满智慧和灵动的美。
延续创编阅读就是在阅读原有故事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将故事的情节加以延伸续编或创编,这需要一定的阅读基础,随着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发展,使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在原有的情节基础上延伸,加入一点小情节,在故事的中间加入一些小曲折和意外,可以改变结局,利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创编一个新的故事,这样非常有利于拓展孩子的思路,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将积累的词句进行迁移和运用。如绘本《獾的美餐》,书中前面一部分讲了獾想发现更多的美味,但一无所得的时候,回到自己的洞里,发现什么都没有了,峰回路转的故事情节,扑朔迷离的结果,引起孩子们极大的兴趣,于是我试着让孩子自己去来续编故事,于是各种新版的故事出现在孩子们的口中。这种延续创编式的阅读为孩子创造了想说,敢说的机会,在说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能力,感受通过交流和分享带来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这样的阅读生活。
三、循序渐进,在生活中培养阅读好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使阅读能力的提高,还能使孩子受益终生。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它是慢慢养成的。因而在生活中培养阅读好习惯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1、爱书意识的培养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对热爱图书的意识,在生活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孩子爱护图书,形成自觉的阅读倾向。在平时我们可以多创造机会带孩子参观书店,图书馆或图书展览会,让孩子知道这些是藏书,借书,看书的地方,通过亲身经历,知道好听的故事和好看图画都是从书里来的,知道许多生活中不一样的知识和内容。还可以带孩子参观图书印刷厂,帮助孩子也解到一本书从创编到出厂所经过的繁琐步骤,意识到书的宝贵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孩子热爱图书和保护图书的感情。培养孩子对图书热爱的情感态度,也激发孩子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易产生对其它事物的喜爱之情,同时易培养其他良好习惯。
2、阅读规则的融入
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可以在平时生活就融入相关阅读规则,帮助孩子养成阅读好习惯。帮助孩子学习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始看书前都先要告诉孩子要一页一页有序的翻书,一幅幅按顺序连贯的阅读,还可以运用儿歌让孩子认识和了解一本书的组成部分及其功用,孩子逐步养成翻阅图书好习惯的同时,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平时的阅读生活中还可制定适当的规则,不仅有益于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养成,同时也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如将看过的书放回原位,不在图书上乱涂乱画,注重培养爱护公共图书的公德意识等。规则制定后就一定要认真执行,如果孩子出现违规行为则要及时提醒和纠正,相反如果孩子做到了则应给予鼓励和表扬。如此一来,习惯成自然,当孩子将阅读规则转化为习惯后,就能轻松自然的从中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也享受这样的阅读生活。在生活中融入阅读规则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同时也能促进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总之,将阅读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让孩子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将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和享受轻松愉悦的阅读生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