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文文是谁推到的

案例分析:文文是谁推到的?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朱晓燕

观察地点幼儿园操场

观察对象:文文班)、小薪(中班)睿睿(中班)

案例描述

孩子们正在开心地玩着彩色圈圈,一会儿拿着彩色圈圈开火车,一会儿拿着圈圈在地上跳啊跳,这时一声“哇!”的哭声吸引了我,连忙跑过去一看,原来,是文文摔倒在地上……

看到摔在地上的文文,我连忙将她扶了起来,一边扶一边安慰道:“文文哪里摔疼了呀?没事的,不痛不痛啊”。一边检查身体有没有哪里磕破,文文的哭声也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纷纷围了过来。检查无误后我摸了摸文文的头说道:“文文怎么摔倒了呀?”听了我的话后,文文从一开始的嚎啕大哭,慢慢的缓和了过来,抽抽嗒嗒地说:“有人从后面推我了!”听了文文的话,在一旁的小朋友睿睿突然大声地说:“我知道是谁推了文文,是小薪”!“没错是他!”身旁的小朋友们都纷纷附和,“气腾腾”的睿睿还一把抓过小薪,大声地质问他:

“是你推了文文!”

“我没有。”

“就是你,我都看到了!”

“不是我!!”

两个小家伙吵的不可开交,这时我走了过去,打断了睿睿对小薪的质问,让大家先冷静下来。我先问了小薪:“小薪,在玩的时候有没有不小心推了文文?”小薪眼里有泪花坚定的和我说:“没有。”“好的。”我又转头问了睿睿:“睿睿,你真的看到小薪推了文文吗?一定要真的看到哦,我们不能随便乱说。”听了我的话,睿睿开始有些犹豫了,但依旧说道:“那……那应该就是小薪,他平时老喜欢推人了!”听了睿睿的话我心里有点清楚,文文不一定是小薪推的,于是我又走到文文身边,摸了摸她的头说道:“文文,你好好想想,在摔倒的时候有没有看到谁推你了?”文文看了看小薪,看了看我:“其实……其实我也没有看清楚。”

“孩子们,我们说话要说“真话”,如果真的看到了,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们可以把你看到的说出来,但如果你根本没有看到这件事情,没有看到是谁做的,就不能够冤枉人家,想想看,被冤枉的小朋友心里多难受。”睿睿听了我的话之后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知道了自己不应该随便就说是小薪做的,在我的鼓励之下,睿睿也和小薪道了歉,两个小朋友依旧是好朋友。

案例解读

1.       中班孩子爱告状

孩子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其“道德感”开始迅速发展,开始自己独立进行评价,除了评价自己,就是喜欢对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因此产生告状行为,睿睿就是如此。

2.       把现实与想象的相混淆

在我们班级小朋友的眼中,小薪小朋友比较顽皮,因此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会不自觉地觉着一些不好的事情都是小薪做的,哪怕没有看到是小薪推的文文,大家就一口咬定就是小薪做的。

案例分析与反思:

1.       加强道德品质方面的思想教育

可以利用晨间谈话或者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小朋友们一起谈一谈,聊一聊,帮助小朋友区分现实和自己内心想法的不一样,没有看到的事情不能随便乱说,这样很容易造成误会,被冤枉的小朋友也会很伤心,可以和孩子们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想一想,也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绘本内容和孩子们一起分享一下。

2.       加强孩子们对于户外游戏时自我保护意识

和孩子们一起聊一聊户外游戏时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跑的时候跑慢一些,和旁边的小朋友保持距离;在玩耍的过程中不推挤前面一个小朋友,按顺序排好队伍。

首页      教育案例:文文是谁推到的
来源: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2-02-28 22:07:15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