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10月(吴红)

案例分析:纸飞机飞起来了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吴红

观察时间:2022.10

观察地点:大3班教室的科学区域

观察对象:、小顾同学、承杰、佳佳

案例描述

、小顾同学、承杰、佳佳四个人来到科学区,他们拿出了纸飞机的材料盒,看着上面的流程图,各自进行操作着。

小顾同学把纸飞机按照轮廓线撕下来,尝试用将回形针别再纸上,但是别了三下都没有成功,他就对果果说:“你好了吗?我的针弄不上去。”果果看了一下自己手中纸飞机说:“我的下面已经断了,不能玩了。”承杰听见了,说“我把针弄上去了,小顾我来帮你弄。”于是,他就把小顾的纸飞机拿过了,帮他别回形针。

这时,佳佳拿着自己做好的纸飞机,来到果果面前,说:“你看,我的纸飞机飞起来了。”果果说:“我的断了。”佳佳看了看,说:“你把这个段的地方连起来,就可以了。”“我放你并拢,你夹回形针。”佳佳就将两个端头捏在一起,果果拿起回形针在佳佳手指的地方夹上去,夹住后,果果也拿起纸飞机试试了,纸飞机也可以飞了。

佳佳和果果一起把纸飞机举起来让纸飞机飞,佳佳的纸飞机还在空中飘得时候,果果的纸飞机一下子就点在了地上,承杰拿着纸飞机走到佳佳和果果这里说:“我的纸飞机还会转的。” 佳佳听了,说你转一下,承杰就把纸飞机举过头顶,手放开手,让纸飞机飘下来,佳佳看见了,说:“转了好几个圈圈,才下来的。”小顾同学说:“这是螺旋转。”果果这时站在椅子上说:“看我,站椅子上,纸飞机就会慢慢掉下来。”“刚才站在地上一下子就掉在地上了。”听他这么一讲,其他小朋友也站在椅子上试了,他们还边玩边比赛。

看着他们边玩边说,小顾同学还没讲完,果果就要抢着说,佳佳也凑上来,你一言我一语,还说“先听我说”,都不肯停下来。看着他们因为不能让自己讲,而一脸不高兴的样子,我就说:“要不,你们试试把自己的想法、做法或者自己的发现去画下来,这样就算最后一个讲,也会记得自己想说的话了。你们愿意吗?”承杰听了,就说了声可以,去那笔画了,小顾说,我也去。看看他们都去了,果果和佳佳也加入了记录的行列。

        

 

 

              四个人各自制作 承杰帮助小顾同学

BB2D3456C8AEE01BCF77A12D8510BFCE6FF198C5BE42BF955A4FF168E4DE8154                                     

 

 

 

 

 

 

     佳佳提出建议,和果果一起尝试 两个人说“1,2,3”再放手

FA1D648889E4991A5A2A57464A642DD89B4ADCBE9F44342038F17FB943E0F8A4

 

 

 

 

 

 

     小顾让承杰看纸飞机下降的轨迹 四个人的表征,消极的想法、玩法

6825772B0C2C44F40380855E86A0051CEC58E0E24EB98854529A30E97DCCBF6B

 

 

 

 

 

 

案例解读

1.小顾同学在历经三次失败后,并没有气馁,他会想同伴寻求帮助,而承杰也是一个热心的人,虽然小顾同学求助的人不是他,但是他还是主动的向小顾同学生出了援助之手。说明同伴之间的相处是融洽和谐的,同伴之间有困难互帮互助已成习惯。

2.果果由于材料被自己损坏了,所以对纸飞机能否飞起来,已经不太抱有希望,当佳佳来帮他时,他的表现一般,只是照着佳佳说的去做。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果果面对失败是有所退缩的,当佳佳提出自己的想法,有可能会成功时,他就和佳佳一起行动了。虽然果果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可以看出他是喜欢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也愿意接受同伴的建议,进行尝试一切的可能性。

3、在活动中,他们四个人,从让纸飞机飞起来,到发现纸飞机下降的轨迹是螺旋形的,再到后来发现站在椅子上,纸飞机的下降的速度慢等现象,都他们在玩弄的过程中自己发现的,他们会不断的将自己的新发现与同伴交流。这一点是值得点赞的,他们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通过实践获取经验或知识。

4、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总是迫不及待想和他人分享,有时为了让他人能听到自己的想法不想打断他人的说话,最后是教师的介入,让他们获得了与他人分享经验的新方法做记录。由此可见,教师的适时介入还是有必要的。

案例分析与反思:

1.互帮互助,共同探讨

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因为在游戏中幼儿总是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的时候,当幼儿能和同伴互帮互助,共同克服困难,当幼儿能够听取同伴的建议,接纳同伴,一起协商解决问题,当幼儿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这些都是幼儿良好社会交往能力发展的鲜明表现。相信以后孩子们社会交往的能力会越来越强!

2.材料适宜,激发兴趣

幼儿对于认识的事物,总是从摆弄、拼拆、移动开始,因为幼儿的思维是以直觉行动为主。因此在科学区中提供一些可动手操作的材料,有利于吸引幼儿主动积极参与探究活动,特别是那些幼儿来说,需要动手做一做,折一折,剪一剪的半成品材料,更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所以说材料的适宜性,是提高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关键。

3. 积极等待,体验快乐

幼儿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就是一名观察者,通过观察幼儿的行为、语言等,来了解、分析孩子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状况。在此次活动中,孩子们有好几次活动中,都遇到了问题,我看见后。很想引导他们思考,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冲动。但是,在我再等一会儿的坚持中,幼儿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合作,完成了自己探索、自己实验,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和幼儿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可见积极等待是一个很好的游戏组织策略。

4.适时介入,积累经验

游戏中的幼儿是非常自主与愉悦,喜欢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游戏,他们不希望有人去干扰他,或打断他的游戏状态。但是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问题时,教师除了等待,必要时还是要介入的,只是介入要讲求适时性。此次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是为了帮助幼儿向自身更高水平发展,帮助幼儿积累经验。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才能玩得愉悦,玩得尽兴,玩得有所收获。

游戏不仅促进孩子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通过游戏更加直观的走进了孩子的世界,观察了孩子们的行为,了解到孩子们的需求,从而获得了更多的科学,生活教育的契机,为幼儿的自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页      案例分析10月(吴红)
来源: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2-10-28 19:34:31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