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 建构区(马雯婷)

观察记录表

观察时间

2022.3.30

观察地点

建构区

观察对象

郑艺涵、薛擎宇

观察者

马雯婷

过程实录:

区域活动开始了,建构区里的涵和小宇商量着要搭小学里的建筑,他们正在专注地搭着积木,涵看着小宇在认真地搭,就问:“你搭的是什么?”“楼房和一个树。”“那这个是什么?”“房子。”“你搭的是围栏吗?”小宇问涵涵,“不是,我现在搭的是篮球架。”“哦~是篮球架啊!”“是不是学校的操场?”涵笑嘻嘻对我说:“是的。”“那你打算搭完把楼放哪里啊,薛擎宇?”小宇回头看了看涵的操场思考的说着:“楼房的话……“放在里面啊!”涵说道。两个孩子又开始专心地搭了起来。“你看!一棵树搭好了!”小宇拿着搭好的树给我看。接着他把树放进了涵搭的篮球操场中,装饰了操场。“还要放一个篮球架,也就是放篮球的地方。”涵需要一块直的管道,在箩筐里翻找着,小宇看涵找不到,就跑过去一起帮助涵找积木。在小宇的帮助下,涵快速的找到了需要的积木,把剩下的围栏搭好了。“楼房放哪里呢?”小宇在思考着,这时候涵给出了她的建议:“放里面啊!”小宇想了想,就把搭好的楼房放在围栏里面。放完楼房的小宇笑得可开心了。

分析:

前段时间带孩子们参观了小学,孩子们的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小学的操场里,孩子们在那里像小鸟一样自由奔跑,他们回来一直说小学里的操场好大啊,比我们的幼儿园操场大多了。所以在建构区中,孩子们一直在不断尝试搭建自己心目中的小学。每次的建构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积极、专注、认真、坚持的品质。从幼儿对建构作品的讲述和同伴间的合作精神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要想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必须要科学合理地投放充足有效的低结构材料,给予适宜的游戏指导,让孩子们的学习更加有效。

建议:

1、材料较为单一,应该在现有的基础上提供给孩子更多的低结构材料,丰富幼儿的建构。《指南》的教育建议中指出:“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和物体的结构特点。”所以材料要给予适当的补充。

2、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教师要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在孩子的作品出来之后,可以将他们的作品展示出来或者拍成照片做成相册,供幼儿欣赏,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信心,满足了成就感,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作用。

3、在幼儿搭建之前让他们设计图纸,把自己要搭建的高楼设计在纸上。

 

首页      观察记录: 建构区(马雯婷)
来源: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创建时间:2022-04-06 21:54:09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