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的奇妙之旅
小蝌蚪的奇妙之旅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庄晓晨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的季节来到了,幼儿园里生机勃勃,每个植物角里都填满了各种植物,植物们享受着阳光雨露,茁壮的成长着。
三月的一天,随随小朋友带回来了一些小蝌蚪放在了植物角,孩子们十分感兴趣,每天的自由活动大家都争着去观察小蝌蚪,研究着讨论着,于是乎一场关于小蝌蚪的知识大调查就这么开始了。
我们试图引导孩子在观察、照顾、饲养小蝌蚪的过程中,通过他们独特的视角来记录小蝌蚪的生长变化、生活习性,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历程。同时萌发初步的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我们的养殖历程:
初识蝌蚪
2022年3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3月23日是小蝌蚪进大二班的第一天,随随带来了小蝌蚪,你们见了别提有多高兴了,个个都围拢了过来,由于是一个小盆装的,导致于后面的幼儿根本就看不到了。徐聿迪说:“老师,可不可以每组分一点给我看呀!”“当然可以咯!”我用赞许的目光看了看他。于是,我为你们准备了六个透明的小罐,每组平均分了一些。这下,你们可兴奋了。
争先恐后地谈论着自己的发现:
随随:小蝌蚪是黑黑的,小小的,像个小虫子一样。
丁丁:小蝌蚪会游泳,是个游泳高手。
三宝:小蝌蚪有长长的尾巴,但是没有手和脚。
悠悠:我没有看见小蝌蚪的嘴巴,它的嘴巴藏在哪里呢?
麦子:小蝌蚪好可爱,它的妈妈是谁呢?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天气晴
关于蝌蚪你还知道什么
发现了孩子们的问题之后,我们开展了关于蝌蚪你还知道什么的资料大搜索,—起寻找关于小蝌蚪的资料。
昕昕:我知道了蝌蚪是吃河里的微生物以及一些虫子,还有海藻长大的。
熙妍:我知道蝌蚪先是长后腿,然后长前腿,最后尾巴变短就变成青蛙了。
晴晴:我知道小蝌蚪长大了会变成青蛙,然后就可以抓害虫。
钰彤:我知道了我们的小蝌蚪长大不会变成青蛙的,我妈妈说这些黑色的小蝌蚪长大了是变成癞蛤蟆的,他们是不一样的。
2022年4月2日 星期六 天气晴
孩子们对小蝌蚪非常感兴趣,每天都来看看小蝌蚪,两天周末过来,小蝌蚪发生了一些小变化。
—之前看到的一堆黑点点不见了
—怎么盆里多了这么多小蝌蚪
—这些黑点都是小蝌蚪的蛋吗?
—是耶,都已经孵出来了变成小蝌蚪了
—你看他们好小呀,我们怎么照顾它们呢?
为了表示对新朋友的欢迎,小朋友们纷纷拿起了纸笔,画下了小蝌蚪可爱的模样。
通过引导幼儿观察饲养小蝌蚪的活动,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独立观察的能力,掌握观察的方法。饲养蝌蚪的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幼儿能自主的进行观察、饲养和记录。
我们的观察还在继续着,等我们的小蝌蚪变成青蛙之后,相信孩子们还会有更多的问题,更多的发现,期待孩子们的成长。
小蝌蚪养成记
2022年4月11日 星期一 天气多云
今天一大早,小朋友们又在扎堆看小蝌蚪
“小蝌蚪吃什么呢?”
“是啊,小蝌蚪到底吃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我这几天都没看见它们吃东西。”
“对呀,它们一定很饿了我们去找点东西给它吃。”
随着小蝌蚪一天天长大,孩子们的兴趣更浓厚了,他们没事就往种植区跑,看到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
关于游泳:
—小蝌蚪有一条细细的尾巴,一扭一扭的往前游。
关于进食:
—小蝌蚪嘴巴小,东西太大吃不了,要撕小一点喂。
—小蝌蚪喜欢吃青菜叶、米饭、面包渣……
—它们吃东西的时候会一起抢东西吃,把自己的大脑袋恨不得钻进食物里。
关于睡眠:
—小蝌蚪有的时候一动不动,浮在水中,轻轻的一碰瓶子,它们又游了起来,这就说明你打扰到它睡觉了
其它:
—小蝌蚪喜欢钻在水草里。
—喜欢晒太阳,透过太阳看到它的身体有点透明。
孩子们对于自己观察到的东西很兴奋,他们叽叽喳喳的交流着,往种植区跑得更起劲了。
2022年4月20日 星期三 天气阴
这一天,于依诺、王钰彤、张熙研都从家里带来了面包,你们说妈妈从网上查了小蝌蚪是吃面包的,严家权带来了玉米粉,你们带来了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喂给小蝌蚪吃。“妈妈说不能喂太多,会把小蝌蚪给撑死的。”于依诺说道。
由于是周五,你们给小蝌蚪换了水,喂了粮食,保证它们两天的用食量。可是在换水的过程中,张雨馨不小心把小蝌蚪给弄泼了,大家赶紧过来想捡起地上的小蝌蚪。“不行,这样会不小心捏死小蝌蚪的。”杨贺然大喊道。蔡老师赶紧拿来了硬纸板把小蝌蚪夹到了透明罐里。大家也都跟着老师一起做。小蝌蚪又“活”过来啦。
2022年4月22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星期一早上,意料之外的你们来得比平时早了许多。但惊讶的是一个个小黑点漂浮在浑浊的水面上,显然,小蝌蚪已经死了。大家都围拢了过来,认真地查找小蝌蚪死亡的原因。同时也流露出了对小蝌蚪的同情和感伤。
为了寻找小蝌蚪死因,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了好多种可能性。有的说喂的食太多了;有的说没换水;还有的说水太少了,小蝌蚪太多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自己的猜测。最后我们一起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小蝌蚪太多了,水太少了缺氧,
—双休日天气热被闷死了,
—喂的食太多。
为了培养你们的责任意识,因为死了很多小蝌蚪,这次,每组只有6只小蝌蚪,我们还为小蝌蚪的家准备了水培植物。后来我发现经历过小蝌蚪死亡的你们更加懂得了怎样更好地照顾它们,比如:
—每天给它们换水,
—每天观察它们的变化,
—每天跟它们说说悄悄话,
—每周五把它们搬到阳台透透气,小蝌蚪一有变化就拿起记录本记录着。
小蝌蚪在你们的细心的照顾下,快乐地成长着,变化着。
2022年5月5日 星期四 天气雨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幼儿通过每天照顾小蝌蚪,和同伴之间交谈有关蝌蚪的话题,养成了交流讨论的习惯,增强了探索的欲望。幼儿对小蝌蚪每个时期的生长变化非常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经常讨论对小蝌蚪的生长发现,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在给小蝌蚪换水以及观察中孩子们有了很多发现:
—欣欣:为什么我们没有给小蝌蚪吃东西,小蝌蚪都可以自己长大,它是怎么长大的啊?
—小妍:为什么这些小蝌蚪是黑色的,而青蛙是绿色的?它们怎么不一样呢?
—梓琪:我知道它们长大之后会变成青蛙的。
—丁丁:我发现小蝌蚪长后腿了,它们很快就变成青蛙了吗?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天气晴
一大早,大家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看小蝌蚪
小蝌蚪在水里一动一动,仔细看,有几只小蝌蚪屁股后面长了两个小黑点。
—随随:哇!我们的小蝌蚪长脚了。
—麦子:看来它们很快就能走路了
—三宝:你看它的尾巴变粗了。
—丁丁:它的尾巴是有点透明的,好像有一层薄膜。
有的小朋友会发现小蝌蚪的尾巴上有膜,他们观察的十分的细致,可是问题来了,这些薄膜的作用是什么?
经过孩子们的调查,那是为了保护自己而出现的膜!就像鱼的鳍一样。在游的时候看不见是因为来回摆动和水融在一起了!休息时静止当然可以明显看到。
2022年5月16日 星期一 天气晴
自从小蝌蚪长脚后,大家就非常的关注,并且期待着什么时候长前腿 。
没错,这一天的课间活动时几个小朋友一窝蜂的围着小蝌蚪们。
—一宁:你们快看,这里有一只小蝌蚪四条腿都长出来了。
—馨馨:前腿好小,好搞笑。它是怎么长出来的。
—涵涵:你看它的两条后腿一蹬一蹬真有力。
—婷婷:现在它好像不用尾巴游泳了。
小朋友们发现小蝌蚪长出四条腿以后就不使用自己的尾巴了,
2018年5月23日 星期三 天气晴
这一天中午,就听一声惊叫
—琪琪:我们组罐子里的小蝌蚪少了两只,小蝌蚪不见啦。
—小菲: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它在乌龟家的鹅卵石上面。
—乐乐:快来快来,我们把它带回它自己家。
这时我们的阿婆走了过来,拦住了他们,“我们不用把它带回去,他们都长大了,我们要给他们一个大一点的家。”
这次大家发现小蝌蚪喜欢蹲在鹅卵石上乘凉,所以我们找了一个盆,在里面放上鹅卵石,再倒上一点水。我们把长了四只脚的几只小蝌蚪都放了进去。
放生
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小蝌蚪们现在一点也不小了,经过我们的精心喂养,它们越长越大,豆豆说:“他们的身体变大了,以前好小的。”
雯雯:“它的尾巴越来越短了”
肉肉:“它们已经不是小蝌蚪了,它们到底是青蛙还是癞蛤蟆呢?”
杰杰:“妈妈说癞蛤蟆的背上都是疙瘩。”
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回家后都纷纷收集信息。
孩子们把自己的新发现记录了下来
—它们都是益虫,都会抓害虫。
—它们生下来的孩子都是小蝌蚪
—癞蛤蟆的背上有疙瘩,青蛙背上是光滑的。
—癞蛤蟆背上的疙瘩有毒。
—癞蛤蟆还有一个名字叫蟾蜍。
查阅资料发现,小蝌蚪是两栖动物,长出腿之后就变成蛙了应当上岸活动找虫子吃了,同时呼吸由鳃改为肺,有危险时再临时跳回水里,如果总让它在水里它没有东西吃又呼吸不好,所以会死了。小朋友们知道,小蝌蚪长大后可能是青蛙,可能是蛤蟆,青蛙是农田的保护神,它们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蛤蟆身上有着我国紧缺的药材。
《指南》教育建议中提出,引导幼儿关注和了解自然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渐懂得热爱、尊重、保护自然。于是,经过和孩子的讨论,我们决定,给小蝌蚪放生。
2022年5月31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一早孩子们的脸上都有着一丝不舍,今天大家就要把我们的小蝌蚪放生了
—小蝌蚪再见啦。
—你们一定能捉到许多害虫。
—……
孩子们用桶带上了小蝌蚪,来到小菜田中,把他们都放生了,虽然有些不舍,但看到我们的蛙扑腾扑腾的在田里跳着,大家都很开心
这次“养蝌蚪"活动,一是要培养孩子们感受养育的艰辛,二是要培养孩子们了解一些动物孵化、生长过程的知识。三是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要有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
养蝌蚪有这样几个过程:(一)亲自去田间捉蝌蚪,这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蝌蚪的生长环境,懂得青蛙什么时节苏醒,什么时候产卵,卵孵化出来就是蝌蚪。在捉的过程中,又是一个玩的过程,充满了情趣。
第一个过程是养蝌蚪。说者容易做者难,真要把它们养大、养好,不容易,要明白蝌蚪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喜欢吃什么,都不容易。要想明白这些,就要多问,多看书,还可同家长一起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从而让孩子们明白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
要把蝌蚪养大确实不易,好多同学都没能成功,有的是喂多了食,蝌蚪撑死了;有的没及时换水,蝌蚪缺氧而死了;有的是蝌蚪莫名其妙地不见了……看到蝌蚪死了,都非常伤心、难过。
在喂养过程中,孩子们仔细观察蝌蚪的外形和外形的变化。通过观察,知道蝌蚪先长出后腿,再长出前腿,尾巴慢慢的变短,最后消失,这时就变成了一只青蛙,从而明白了青蛙的成长过程。
第三个过程是把青蛙放回大自然,去捉害虫。让孩子明白青蛙是益虫,要保护青蛙,不吃青蛙。
这一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孩子的生活,又让孩子轻松愉快地学到了知识,观察能力得到了锻炼,真是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