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体育场》马雯婷
案例分析:搭建体育场
无锡市康桥丽景幼儿园 马雯婷
观察地点:中一班教室(建构区)
观察对象:许益鸣、许益诺、陈沫妍
案例描述:
这是一次关于“体育场”的挑战。在今天的区域游戏中,哥哥弟弟和沫妍选择了建构区,在做游戏计划时三个人就决定搭一座综合的体育场,最近世界杯开赛了,小朋友对体育场地特别感兴趣。
游戏前期提要:之前元宝在建构区的时候,很有自己的想法搭建了一个技能闯关型的游泳池,一开始在交流分享前哥哥弟弟都觉得元宝搭得乱七八糟,后来见元宝解释了为什么这么搭建后,哥哥弟弟从一开始的不欣赏转变了态度,到现在的自己想要来尝试搭建。这一次搭建,三个人分工合作,哥哥很熟练地先在地上铺一层地基(几块长木板铺平),然后拿了长木板围合,初步的泳池就建造好了。之后哥哥又选择了圆柱体一高一低地进行规则排列,另一边还拿了直角三角木块并列排好,上面用一块长木板搭建,左右两边各用了一块长木板搭上桥和下桥的地方。一个竞技型的泳池就搭好了。哥哥在搭泳池的时候,弟弟和沫妍两个小朋友在合作搭看台。弟弟先拿了一些圆柱体呈长方体的样子搭建在四个角,沫妍选取了较短木板在圆柱体上方铺平打地基。两个人合作很默契,不一会就搭了五层。沫妍说:“弟弟,我们上面用什么搭个屋顶?”弟弟想了一会会,拿来了两个半圆形的积木盖在了最高一层。五层高楼看台就搭好了。哥哥搭完泳池,在旁边的空地上选取了一些短木板进行铺平围合,我有点好奇就问:“哥哥,你这是打算搭什么呀?”哥哥说他要再搭个足球场,这时候弟弟也过来一起搭,他选取了两个半圆形做球门放在两边,哥哥对弟弟说“要做个门的,这样才能进出的。”
弟弟想了会把原来围合的一段积木拿出来一块,拿了个拱桥形的积木放在刚刚空出来的位置。哥哥拿着个半圆形的塞在拱桥形状积木的洞里。哥哥说“这个就是门,开的时候把木块移掉,不开的时候就把门关上。”
沫妍在哥哥弟弟搭建足球场的时候,又把之前搭的高楼看台和游泳池连接了起来。还在旁边搭了一个飞机停机的地方。
等游戏结束的时候,三个人合作搭建的体育场顺利竣工!他们看着自己搭得作品都露出了笑容,哥哥拿着计划纸迫不及待地给我,想要在分享环节向其他小朋友分享他们的搭建成果!
案例解读:
1、 同伴交往能力的增强
例如:①三个人在初期制定建构计划的时候就能商量,确定好今天要搭什么。
②在搭建的过程中不争抢,很和谐。哥哥搭泳池的时候,弟弟和沫妍就去搭高楼看台,搭完之后哥哥弟弟又合作搭足球场,沫妍负责整体再补充搭建。③在搭高楼看台的时候,弟弟负责拿圆柱,沫妍负责拿木板。
2、建构能力逐步提高
他们三人的搭建不是胡乱的搭建,而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商量的搭建。哥哥能用围合、平铺的方式建构泳池和足球场,在建构泳池的时候,能选择积木有规律地进行摆放。弟弟和沫妍搭高楼的时候能采用四角稳固的方式一层一层往上搭。
3、有自己的想法,并且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进行建构
《指南》中指出中班年龄段的孩子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者其他活动,观察中可以看出三个小朋友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能结合之前小朋友搭建的内容再加入自己的想法重新建构。在搭建足球场时,还能联系生活实际搭建了进出活动门,还有用两块三角形和半圆形的积木拼搭飞机和停机坪。
案例分析与反思:
1、建构技巧的巩固与提升
在小班搭建经验的基础上,中班幼儿的建构技巧能更加丰富,学习架空、覆盖、桥式和塔式等建构技能,形成里外空间的概念。作为老师,可以尝试提供作品结构图,引导幼儿学习看图搭建,掌握新的建构技巧。还要增强幼儿造型方面的知识和训练,例如引导幼儿学会选择高低、宽窄、厚薄、长短不一的材料搭建不同的物体。
2、 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引导幼儿之间的相互学习
哥哥弟弟之前搭建泳池的时候,都是以围合、平铺为主;在元宝搭建了闯型泳池后,他们从一开始觉得“乱七八糟”到听了元宝的介绍后“若有所思”,到真正建构时能结合元宝的建构想法并且加入自己的建构技巧,一座座好看的体育场就诞生了。有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乱七八糟”,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许会给其他孩子带来思考学习。
3、 真游戏中的喜悦
在孩子自发产生的游戏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行为:喜悦。就如游戏中,孩子在搭建了五层的高楼看台,搭建了闯关型的游泳池的欢呼和脸上洋溢着高兴的笑容就可以看出。作为教师,支持孩子自发的真游戏,我们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体验建构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