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水精灵
无锡市梁溪区康桥丽景幼儿园 张骅
【问题提示】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孩子们生活的世界是五彩斑斓的,就像红、黄、蓝这些颜色一样。鲜艳、美丽的颜色让孩子喜欢,颜色的变化更让他们惊叹不已。在实际活动时,他们总会把不同的颜料混在一起去装饰,这些行为表明他们对颜色的喜欢至极,对混色也兴趣十足。
游戏生成
最近,孩子们迷恋上了科学区的小游戏“制作水精灵”。软软的、形态各异的“水精灵”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和兴趣。虽然他们能用各种颜色做出可爱的“水精灵”,但这些色胶都是现成的,随手能拿到的,幼儿对两种不同颜色混合后的变化缺少认识和感知,特别是对三原色中两种颜色混合后的变化还缺少经验。针对这一情况,我为游戏设计了任务单,通过幼儿自己的猜想、调色,来感知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认识颜色、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和色彩美。
观察记录
“小青蛙穿衣服”
桐桐拿到了一张“给小青蛙穿衣服”的任务单,小青蛙穿的是绿衣服,可是老师只提供了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色胶,桐桐愣了一下,旁边的涵涵对他说:“只要把两个颜色混在一起,就会变绿色的了。”桐桐拿来材料架上的透明盖子,轻轻在上面挤了一点蓝色,接着又挤了一点红色,用棉签调和一下,“咦?这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深紫色......”他又拿了一个透明盖子,还是先挤了一点蓝色,犹豫了一下挤了点黄色,当成功变出绿色时,桐桐高兴地叫起来:“大家快来看呀,绿色变出来了!”记录单上圈好两种颜色后,他迅速拿起一个透明尖嘴瓶,先往里面倒了点蓝色胶,又往里面倒了点黄色胶,盖子拧紧后使劲摇晃了几下,把绿色胶倒进小青蛙的模具里,再放进魔水摇晃几下,可爱的绿青蛙做好啦!
三原色的颜色混合实验需要孩子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才能准确的变出颜色,如果没有相关经验很容易出错,但是在不断的操作中验证自己的想法正是科学活动的宗旨。
菡菡低着头:“可是我们还是没有很多漂亮的颜色。”果果说:“我们试试其它几种颜色吧。”“也会变出漂亮的颜色吗?”菡菡有些不相信。“说不定颜料有魔法呢”果果一边说一边往红色胶里倒入黄色,“哇,红色加黄色变成了橙色。”菡菡惊讶地张大了嘴巴。两人又继续尝试,“蓝色加红色变成了紫色;红色加白色变成了粉红色……”菡菡高兴地呼喊:“这下我们可以做橙色的小金鱼、粉红色的小蜘蛛了!”其他小朋友听到后围拢了过去,大家一起欣赏神奇的魔法颜料。
在游戏中,孩子们发挥自己的独特创意,创作出了许多不一样的作品。有的小朋友在“水精灵”里加入了食用色素,“水精灵”瞬间变得色彩纷呈;有的小朋友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小卡片上,放入“水精灵”里,为自己的“水精灵”标上了独特的记号;有的小朋友把压花机制成的星星、蝴蝶等图案加到“水精灵”里,“水精灵”因此显得更加多彩多样。每一个不一样的“水精灵”,代表着每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他们住在同一个世界里,但他们却拥有着不一样的思维,有着独特的灵魂。
指导策略
做细心的“旁观者”。整个游戏过程中,我始终陪伴在幼儿身边,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默默地关注并尊重幼儿游戏中的表现和行为,让他们自由操作和感知,保护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好奇心,同时尊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游戏分析
我认为幼儿的主动探究与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活动前,我抛出一个能引起幼儿探究兴趣的问题。以“给动物们穿新衣”的游戏任务,引发幼儿对颜色发自内心的兴趣,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幼儿只有猜想,没有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是无法获得发展的。因此,我为幼儿创设相应的物质条件,如:红、黄、蓝三种色胶、空的透明尖嘴瓶、调色板、棉签等。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通过自己调配颜色,混合后细心观察,发现颜色的变化,培养了幼儿主动尝试的探索精神。我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同时了解同伴的想法和做法,尝试学会用不同方式解决同一问题。
本次游戏是幼儿亲身经历和体验的,所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高。游戏中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体验到水精灵颜色变化的有趣。但游戏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有些颜色变化不是很明显。教师要及时捕捉幼儿的求知需求并加以及时有效的引导,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进一步探索。
【案例评析】
关于颜色碰在一起会变化的现象, 幼儿在生活中应该经常见到,但三原色两两相配如何变化以及会变出什么颜色,到中班他们才可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
该活动中,教师精心设计了操作单,并投放了调色板、棉签、尖嘴瓶等容易操作的材料,通过让幼儿反复尝试并得出正确的结论,感知三原色两两相配的变化,自己记录颜色变化的结果,实用而有效。作为科学操作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幼儿做记录的能力应该引起教师重视。小班时如果需要记录,多由教师来做,或者教师设计好表格,只需让幼儿做上简单的标记即可: 从中班开始,教师就可以尝试让幼儿自己做记录了,不过要注意方法,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本活动中,教师充分关注对幼儿记录能力的培养,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尝试做简单的记录,这是很好的意识。科学活动的设计应追求有趣和有效,让幼儿边玩边学、乐在其中,这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学习和借鉴的。
栏目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