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兔兔喂养记(陈丽娟)
兔兔喂养记
——喂养兔子案例
陈丽娟
《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重视幼儿的接受方法,鼓励幼儿不失时机地去探索感受,在参与体验中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为此,我们在开展《有趣的兔子》的科学主题活动时,发动家长资源把小兔子带到幼儿园让幼儿自己喂养、照顾,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小兔子的秘密。在饲养的过程中,孩子与老师一起经历了一次亲密接触兔子的有趣体验。
今天早上,建泽、铭铭都带来了一只小兔子,这是小兔子第一天来到我们教室。建泽把小兔子放在桌子上逗小兔子玩,安琪本来还在“小巧手”玩手工,被建泽逗兔子的声音吸引过来,看见建泽在摸兔子,安琪说:“不要摸,它会咬人的。”建泽说:“我的小兔不会咬人的。”边说边逗小兔:“来,快来我这里。”小兔似乎听懂似的,慢慢地往建泽那里爬,一旁的安琪吓得赶紧后退,一边退一边说:“吓死我了。”建泽看到小兔朝自己爬过来高兴地说:“小兔真乖,小兔真乖。”一旁的小朋友都说:“小兔很乖的,不会咬人的。”
教育契机:
兔子的到来无疑引起了孩子无限的好奇 ,但是由于对兔子缺乏认识,孩子们心存疑惑畏惧。胆大的孩子愿意接近兔子,与兔子交朋友,而胆小的孩子则不敢接近。
晨间谈话的时候,我把刚才事情跟小朋友说,让他们讨论:“兔子会咬人吗?”有的说会,有的说不会,孩子们各抒己见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正确,我说:“小兔子现在是我们班的客人了,我们每天都可以和兔子在一起,兔子到底会不会咬人,我们慢慢去寻找答案吧!”孩子们纷纷表示同意。
早上珊珊、均均一早来园,他们路过自然角时被正在吃食物的兔子吸引过去了。兔子正提起两只前脚,抬头吃一个插在笼子上的胡萝卜,嘴巴吧嗒吧嗒吃个不停,吃一会儿,又落下前爪趴一会儿,就这样交替着不停地在吃,把这两个小家伙看得直愣愣的了,长时间盯着兔子,一动不动,也不说话,就这样傻乎乎看了好长一会儿后,均均抬头笑眯眯地对我说:“这是我的兔子,它最喜欢吃胡萝卜了。”珊珊说:“我的兔子喜欢吃青菜。”一旁的铭铭听见了说:“我的小兔爱吃豇豆。”孩子们都想知道兔子到底喜欢吃什么呢?
教育契机:
两个孩子无意中发现兔子对吃的食物都有所不同,心中充满了好奇,他们相互讨论着,但是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
于是午餐过后,我们带着兔子来到草地上,孩子们寻找着各种各样的小草来喂小兔子吃。宸宸采了一片叶子给兔子吃,可是兔子就是不吃,他看到其他小朋友给兔子的叶子兔子都吃,于是他开始寻找。四处张望后终于决定采了一片叶子,迅速来到小兔身边喂,小兔吃了。
在孩子们尝试下,他们找到了兔子喜欢吃的叶子,那种最常见的、细细长长的小草是小兔最爱吃的。看看兔子吃着自己采来的叶子,孩子们可高兴啦!
早上我们又聊起了小兔子。铭铭说:“我的小兔叫CoCo,这是它的小名,它还有一个大名叫白雪公主。”接着又说:“CoCo是我的小名,我把它送给小兔子了。”我问:“那为什么叫白雪公主呢?”铭铭说:“因为它全身都是雪白的,像白雪公主一样白白的。”瑞瑞抢着说:“我的小兔叫小小乖乖,它像宝宝。”浩瑜说:“我的叫龙龙。”轩轩说:“我的叫闪闪。” ……孩子们都开心地自己给兔子取名字。我说:“怎样让别人也能喊出兔子的名字呢?”瑞瑞说:“帮小兔做名片。”铭铭说:“明天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做。”其他孩子也一呼即应,嚷着都要给兔子做名片。
教育契机:
1、制作兔子名片体验,在提高动手制作的同时增进与小兔子的情感。
星期天,孩子们在家与大人一起为小兔取名,还和大人们一起动手制作兔子名片,家长们还把这些珍贵的经历拍成了照片留作纪念。孩子们在制作名片中与兔子玩耍、喂食物,进一步熟悉兔子的生活习性,激发了孩子对兔子的怜爱之情,更加想要照顾小兔子的愿望,同时更进一步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浓厚感情。他们很用心地给小兔取名,每个名字都令人感叹孩子的思维永远充满灵动、童真。
小灰灰 兔爷
恐龙 小兔乖乖
2、介绍兔子名片体验,在交流介绍中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
星期一,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带着兔子来到幼儿园,都迫不及待地把小兔子放在我面前让我看他们做的兔子名片,饶有兴趣地说着在家里是如何做名片的,我看到孩子们的兴致很高,就让他们在晨间谈话时向全班的小朋友来介绍。孩子们一一介绍兔子的名字,和谁一起做的等等,每个人都表现出特别开心的情绪,就连平时特别腼腆的小朋友,这时也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小兔名字。
我们先来看一组照片:
照片中的女孩叫希希,平时不爱说话,每次回答问题都是扭扭捏捏,有时根本不说一句话。她刚上来时还很不好意思,紧张地两手紧握,随后傻笑,随着我们一问一答,孩子才慢慢放松下来。我问:“你的小兔子叫什么名字呀?”希希说:“我的叫恐龙。”我又问:“为什么叫恐龙呀?”她说:“我喜欢恐龙。”我又接着问:“你的兔子名片是和谁一起做的呀?”问到这儿,孩子的表情很自然了,她高兴地说:“和妈妈一起做的,妈妈画了一只恐龙,我涂的颜色。”孩子越说越开心,越说表情越自然,小脸上洋溢着甜蜜之情,仿佛又想起昨天和妈妈一起做名片的快乐时刻。
今天突然之间下了一场阵雨,孩子们在教室里想起了在外面的小兔子,铭铭说:“小兔子淋雨了,多可怜呀!”琪琪说:“小兔子会生病的。”柔柔说:“妈妈说过淋了雨就会生病的。”思思说:“快,我们快点去看看吧!”一时之间,孩子们纷纷嚷着要去看看小兔子,要给它们遮雨去。
教育契机:
一场大雨引发了孩子们对兔子的怜悯、同情、爱护之心,他们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判断了兔子可能会因淋雨而生病,因而十分着急想要为兔子遮雨。
我们借来了雨伞,带着塑料袋出发了,幸好小兔子有树木挡着没有淋到雨,看到小兔安然无恙,孩子们松了一口气:“小兔子没有淋湿,太好了。”但是还是不放心,还是把塑料袋盖在了笼子上面,全部盖好才放心地离开。
周末放学时,突然发现一个孩子生病没来,她的兔子没办法带回家了。孩子们纷纷你说到 “兔兔一个人在幼儿园多可怜呀!”“我想带回家。” 这时孩子们都争着要带回家饲养。在我们还没有讨论出结果时发现兔子不见,只听见佳智的妈妈喊:“佳智,你怎么拿着兔子呀,这是别人家的兔子呀!”佳智不理睬妈妈自顾自地拎着兔子往学校外走,我闻声过去跟佳智妈妈解释,她也非常乐意地接受孩子带兔子回家养,当佳智看到妈妈同意带回家喂养时她可高兴啦。
教育契机: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责任感,每到星期天我们都会让孩子把小兔带回家饲养,在饲养过程中,家长还会同孩子一起查阅资料,获得更多饲养的经验。当看到兔子面临孤独,激发了孩子的同情之心。
虽然兔子不是她的,可是她却当成宝贝来养。她和妹妹一起去菜场捡菜叶,还给兔子取名为“兔爷”,她说:“兔子整天只会吃,还要我来喂,像个大老爷。”兔爷的名字由此得名啦!
这些珍贵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孩子对兔子的喜爱、对兔子无微不至的照顾、以及强烈的责任心。
结语:
在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孩子们经历了给兔子喂食、清理笼子、寻找兔子喜爱的食物、给兔子取名、做名片、天天带食物给兔子吃、雨天不忘给兔子遮雨等自主、自发的活动。通过开展这样的饲养活动,满足了孩子近距离的跟小动物亲密接触,与小动物近距离的相处的愿望,同时通过每天照顾小动物的生活,每天观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辛勤付出以及饲养的责任意识等等,孩子与小动物之间建立了感情,得到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绪体验。
饲养兔子行动还在继续,孩子们对兔子的热情还是十分强烈,愿孩子们能始终保持这份对待事物的真诚与热爱,并与之相伴一生。